易少勇代表作 上海加工翡翠玉牌多少
目錄導航:
易少勇代表作易少勇,字天蜀,籍系巴蜀,1961年出生于上海。上海海派玉雕文化協(xié)會高級藝術顧問。代表作品:《玉骨同妍玉牌》等。
人生履歷
1978年就業(yè)于上海玉石雕刻廠技專學校,同年進入爐瓶車間。
1991從事白玉牌子研究制作。
2004年被評為中國玉石雕刻大師。
工作經歷
1978年,他懷著對玉文化的執(zhí)著追求,成為上海玉石雕刻廠車間里的一名小學徒。在廠期間,他師從鍾建林學習爐瓶雕刻制作技術,對造型、平面、弧面的處理悉如己掌,從而打下了扎實的基礎。
1991年一次偶然的機會,易少勇的雕刻作品被一家臺商看中,并高價請他雕刻了一塊白玉。自此,他悟出了自己的潛能,開始迷上了白玉雕刻,并且對玉牌制作產生了強烈的欲望,立志在白玉牌上有所建樹,從而一發(fā)不可收拾。
1995年他索性辭去工作,開始在家里展開白玉雕刻研究,開始了玉牌制作。玉牌是集書法、繪畫、雕刻為一體的高度結合的一門技術,是體現(xiàn)中華玉文化博大精深的一個窗口。從那時起,他的世界中唯有玉雕。癡迷伴隨著少勇閉門苦修,研究白玉雕刻技術達到了廢寢忘食的地步。
有時候,甚至一個月都不愿走出自己那間集設計、雕刻、欣賞、健身于一體的獨特的房門。玉雕創(chuàng)作,要求工作者耐得住寂寞。當少勇馳騁在玉雕的廣闊空間時,最大的精神支柱是音樂。他能把來自聽覺的印象與震撼升華為視覺影像;將音樂的抽象存在,以刀筆媒介捕捉,轉化為溫玉上的線條,使二維線條融入旋律的飛揚,形成自己玉牌雕刻的特色。為此欣賞易大師的玉牌,仿佛在聆聽一首優(yōu)雅的樂曲。
他抱著對制玉的執(zhí)著和熱愛,少勇汲古而不泥舊,推陳出新,不論在玉牌造型或是整體布局上,均追尋一種非常自我,屬于易少勇的格調,他將各種書體的字表現(xiàn)在各式造型的玉牌中,有時亦將詩句與畫意相融,創(chuàng)造出一種淡雅細膩的神韻與趣味。
正是這種特殊的韻味,使他的作品中散發(fā)出一股在古人或是當代玉牌中前所未見的“氣質”,再加上自成一格的造型,從視覺感官上,已經跳脫出一般人對玉牌的刻板印象。以《玉骨同妍玉牌》為例,作者使用細致的手法來刻畫靈芝額首,鏤空半圓雕的方式,可以做得不顯空又可將渾厚、溫潤的玉質顯現(xiàn)出來,并且系帶的孔很自然地隱藏在鏤雕中,乃至于在他以后的作品中,無論是松樹額首或是梅花額首,都是如此。
文章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