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理石種類名稱 哪些石材是玉石的種類之一
目錄導航:
大理石種類名稱大理石是一種常見的石材,有許多不同的種類和名稱。其中一些包括:卡拉拉大理石、印度綠大理石、希臘白大理石、卡帕多奇亞紅大理石、西班牙黑大理石、巴西藍大理石、意大利卡爾卡塔大理石、土耳其米拉大理石、挪威玫瑰大理石、中國黑金花大理石等。每種大理石都有其獨特的顏色、紋理和特點,可以根據(jù)不同的設計需求選擇適合的種類。大理石廣泛應用于建筑、室內裝飾、雕塑等領域,因其美觀、耐用和高質量而備受青睞。
什么樣的石材才能稱為玉石通常被稱為玉的礦物主要為硬玉(也稱翡翠,主要成分為NaAlSi2O6)和軟玉(透閃石、陽起石一類,因化學成分的不同而呈現(xiàn)各種顏色,種類較多,但主要成份均為Ca2(Mg, Fe)5Si8O22(OH)2)。廣義上的玉不僅包括硬玉和軟玉,也包括蛇紋石、青金石、瑪瑙、珊瑚、大理石及其他意義上的寶石
玉的英文名稱為Jade,來源于西班牙侵略者,他們把由墨西哥掠奪來的玉起名為Piedabeijade,玉(jade)是詞的最后一個字。
中國最著名的玉石是新疆和田玉,它和河南獨山玉,遼寧的岫巖玉和湖北的綠松石,稱為中國四大玉石。
真正的玉有軟、硬兩種,平常說的玉多指軟玉,硬玉另有一個流行的名字——翡翠。軟玉(Nephrite),是含水的鈣鎂硅酸鹽,硬度6.5,韌性極佳,半透明到不透明,纖維狀晶體集合體。硬玉(Jadeite),為鈉鋁硅酸鹽,硬度6.5-7,半透明到不透明,粒狀到纖維狀集合體,致密塊狀。兩種玉外型很相似,硬玉的比重(3.25-3.4)大于軟玉(2.9-3.1)。
玉是礦石中比較高貴的一種。中國古人認為玉是光榮和幸福的化身,剛毅和仁慈的象征。一些外國學者也把玉作為中國的“國石”。
大理石種類都有哪些?都有什么特點呢我所了解的大理石分為
第一 天然大理石 具有天然形成的紋理 花紋特別漂亮 獨一無二 缺點是有碎紋 裂紋 但是粘接拋光后不影響使用和效果
第二 天然玉石 玉石很多都用做背景墻 可以拼成一副圖 而且透光 打上燈光營造出的效果更佳 缺點和大理石一樣
第三 人造大理石 相比天然石人造石結實點 易加工 但是不耐高溫容易變形
五大名玉中國的五大名玉是指新疆和田玉、陜西藍田玉、河南獨山玉、甘肅祁連玉、遼寧岫巖玉。
新疆和田玉:即“軟玉”,俗稱“真玉”,產于新疆和田,故稱和田玉,其硬度為6~6.5,按照產出地的不同,可分為子料、山流水、山料三種類型。
藍田玉:俗稱“菜玉”,產于陜西藍田,故稱玉質從外觀上看,其有黃色、淺綠色等不均勻的色調,并伴隨淺白色的大理巖,玉質硬度為4左右,容易加工。
獨山玉:也稱“南陽玉”或“河南玉”,也有簡稱為“獨玉”的,產于河南南陽的獨山,故稱獨山玉,獨山玉由于色澤鮮艷、透明度好等優(yōu)點,躋身我國“四大名玉”之列。
祁連玉: 產于甘肅祁連山,故稱祁連玉,其玉色暗綠,有較多的黑色斑點,地質學鑒定其礦物是蛇紋石,與岫巖玉相同,但玉色極易與岫巖玉相區(qū)別。
岫巖玉:岫玉是一種軟玉,因主要產地在遼寧釉巖而得名,屬蛇紋石,以其質地溫潤、晶瑩、細膩、性堅、透明度好、顏色多樣而著稱于世,自古以來一直為人們所垂青和珍愛。
中國的五大玉種有藍田玉、南陽玉、酒泉玉、岫巖玉、和闐玉。藍田玉
產于陜西省藍田縣。藍田玉外觀為黃色、淺綠色,不透明,硬度為摩氏4度。
南陽玉
南陽玉的礦區(qū)地處河南省南陽縣的獨山,又稱“獨山玉”簡稱“獨玉”。南陽玉為斜長石類玉石,質地細膩,純凈,具有油脂或玻璃光澤,拋光性能好,透明或微透明。硬度為5.5至6.5度。
酒泉玉
產于甘肅祁連山脈,因而又有祁連玉之稱。屬蛇紋石族玉石。半透明,以綠色為多,帶有均勻的黑色斑點。硬度為4.5度至5度。
岫巖玉
因主要產地在遼寧岫巖而得名,又稱岫玉。屬蛇紋石,形成于鎂質碳酸巖的變質大理石中,我國這種地質環(huán)境的礦床很多,因而類似岫玉的產地很廣泛。岫玉外觀呈青綠色,黃綠色。半透明、拋光后呈蠟狀光澤,硬度為3.5度至5度。
和闐玉
分布于新疆莎車——塔什庫爾干、和田——于闐、且末縣綿延1500公里的昆侖山脈北坡,共有九個產地。和闐玉的礦物組成以透閃石——陽起石為主,并含微量透輝石,蛇紋石、石墨、磁鐵等礦物質。形成白色、青綠色、黑色、黃色等不同色澤。多數(shù)為單色玉,少數(shù)有雜色。玉質為半透明,拋光后呈脂狀光澤,硬度5.5度至6.5度。
中國的五大玉種有藍田玉、南陽玉、酒泉玉、岫巖玉、和闐玉。
藍田玉,產于陜西省藍田縣。藍田玉外觀為黃色、淺綠色,不透明,硬度為摩氏4度。屬蛇紋石化的透輝石類。藍田玉開采歷史悠久,見于漢書,張衡及班固等文賦記載?,F(xiàn)仍有玉石礦生產。因產量不多,漢代以后,各地均采用和闐玉為玉材。所以藍田玉開采和應用漸漸失傳。以至明代宋應星在《天工開物》中稱,藍田為蔥嶺(昆侖山)的別名,藍田為儲運玉石之地等推論。
文章評論